疫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国石油大学
TUhjnbcbe - 2023/9/14 16:46:00

7月,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名选择留在*基层工作的首届毕业生回信的第3年。其中28名毕业生留在*油田工作。

每逢这个时候,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总会激荡在这些毕业生的心里,显得尤为浓烈。

年10月,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次年起校区面向全国招生。年,名选择留在*基层的首届毕业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大学4年间学习和思想上的收获,表达了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坚强决心。

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们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三年来,这些充满朝气的青春力量,正一往无前地回应祖国和时代的召唤,以青春奉献祖国,在*油田奏响最美的青春之歌。

立青春之志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数载青春应无价,一袭红装为国家。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届毕业生何柏言大三暑假在*油田火烧山作业区参加生产实习时写下的诗句,也是在那时,他决定毕业后留在*。

3年来,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鼓舞下,就职于*油田百口泉采油厂的何柏言在玛湖片区大开发的“战场”上用实际行动书写报国之志。

何柏言来自四川绵阳,是家中独子。说起成长经历,他用“蜜罐里泡大的”来描述。

然而,在这片冬夏温差超过80摄氏度的戈壁滩,每天何柏言都要跟同事们挤在皮卡车里去钻井现场进行巡回勘查,经历过近40摄氏度的烈日灼灼,也体验过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寒风刺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日复一日的油井工作,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石油人的责任与使命。不管多晚多冷,只要油井有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和同事们到达现场,处理问题,保障生产。在何柏言看来,大漠虽荒凉,但却富有“使命感、荣耀感”。年底,他和同事们一起,建成*油田首个“百人百万吨”采油智能化发展示范区。他告诉记者:“我要脚踏实地沿着老一辈石油人的足迹走下去,去接替他们工作,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捍卫国家能源安全。”受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越来越多人选择扎根西部建设边疆。*油田陆梁油田作业区员工郭祥祥毕业于年。他来自安徽合肥,大三时得知总书记给名学长回信,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1年后,他作出了同样的选择。“我工作的作业区深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距家乡有千里之遥,说实话,内心有点忐忑。但我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在坚持中成长。”郭祥祥说,“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要比老一辈石油人年轻时优渥得多,现在需要我做的是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谱青春之歌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意气风发少年时,鲜衣怒马似锦华。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当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每次巡检都要随身携带重达十几斤的装备,刚开始的时候,连扳手、管钳操作起来都费劲,阮思雅才知道油井巡查这份工作不容易。年出生的阮思雅在同事眼中是个倔丫头,靠着反复练习、倒逼自己参加高强度的业务竞赛,迅速提升业务技能。

多个日日夜夜,从零下30℃的寒冬到40℃的酷暑,阮思雅从未打过退堂鼓。她跑遍戈壁滩上的抽油机和计量间,一次次让故障油井恢复正常生产;主动将负责区域的上百口油井和站库的自动化设备信息完成电子化,成功解决管理繁、杂、乱难题……凭借“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阮思雅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员。

扎根大漠戈壁,让青春更加闪光,樊译阳也是其中一员。

年,樊译阳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来到*油田陆梁油田作业区工作,成为了一名采油工。该作业区范围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三分之一的面积。工作3年,樊译阳已经摸排了这里近一半的油井,超过口。

无论自然环境怎样恶劣,*油田人那种吃苦耐劳,不言放弃的精神,始终是樊译阳前进的动力。

有一年元旦值班期间,正好碰到新井投产,作为值班员,樊译阳参与了整个投产过程。樊译阳回忆说:“投产那天,天特别冷。电工师傅为了方便接电,不戴手套,通红又颤抖的双手拿着万用表测试,另一位师傅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小时。这些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也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完成新井投产后,樊译阳拍下了一张照片,打印好后,加了一句诗——“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意思是壮士既可以遨游沧海,也可以驰骋沙漠。这张照片摆放在他宿舍的床头柜上。

担青春之责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事业之中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困难挑战往往是人生的“磨刀石”,对被寄托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期许的*油田青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事业之中,是每个*油田青年要思考的问题。

作业区内的吉木萨尔页岩油田是准噶尔盆地近年来发现的十亿吨级特大油气田,研究人员承担着采油工艺、地面工程及自动化、现场地质管理、化验、油藏勘探评价等工作。每次到现场,王良哲总会拿出画好的流程图和现场设备进行对比,再向师兄、专家请教,直到搞懂为止。

工作中,王良哲曾无数次碰壁,但碰壁之后愈挫愈勇。“要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不能害怕眼前困难,要敢于战胜困难。”王良哲说,“我愿成长为戈壁滩上的红柳,在*油田安下心、扎下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戈壁绽放青春光彩,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事业之中。”

与王良哲有着共同信念的*天辉,3年前毕业后来到*油田数据公司从事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

3年来,*天辉承担了井控培训系统、疫情防控信息系统、“转观念”线上讨论平台等十余套应用系统的建设,解决了井控培训管理、工程生产与应急等领域存在管理工作量大,流程信息化覆盖不足,数据收集、汇总工作繁杂等问题,提升信息收集效率40%、统计分析准确度20%。在*天辉看来,*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这片广阔的天地,不缺火热的事业,于他而言探索求真,永远对科研保持跃跃欲试的心态,才能用科技创新助力油田发展,才能真正“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事业之中”。他希望有更多学弟学妹扎根*这片热土,让青春之花共同盛开在茫茫戈壁。翻阅*天辉*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记,记者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样一段话上——生逢盛世,何其有幸!我辈定当不负盛世韶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油田在建设世界一流两千万吨综合性能源公司的道路上,就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始终坚守“兴油为*、兴油报国”的使命追求,切实以保障能源安全的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来源

*油田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