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疫讲座战疫情,彰显制度优势援鄂 [复制链接]

1#

系列活动一

我们的抗疫故事

——初一级家长援鄂抗疫分享讲座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精英医护人员神驰湖北前线,支援疫情救治工作,打响了一场众志成城的疫情阻击战。我们每天通过各大媒体了解这群最美逆行者的事迹,为他们默默鼓劲,默默祝福。

年5月22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联络员,我校初一(4)班学生家长,来自医院的胡浩医生,为初一级全体师生带来主题为“战疫情,彰显制度优势;援鄂省,书写家国情怀”的讲座。胡医生与我们分享了前线大大小小的抗疫故事,带我们近距离认识了这群平凡而非凡的抗疫英雄,体会了这场胜仗背后全体医护人员经历的的艰辛和不易,了解了国家为这场战役作出的决策和努力。胡浩医生精彩生动的讲述为师生们带来课最真切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科学健康教育。

讲座开始前,初一级级长梁颖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回顾了庚子年的这个春天,并对讲座嘉宾和主题做了介绍——“在这次的疫情防控的战争中,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前赴后继,他们主动请缨,驰援一线;他们用“最美逆行”书写着战疫故事,与时间赛跑,与魔*较量;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医者初心,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他们是人民的守护者,是疫情下的中流砥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没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却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际行动。使命、责任、爱和希望——这就是美!这些“逆行者”们的坚守,就是当下最美的风景线,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时代最美的价值和精神。”

随后,胡浩医生通过视频对自己以及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做了介绍。在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总有一些人,愿意挑战伟大。胡浩医生在年参与过广州“非典”救治工作。17年后的今天,他又站在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大年初四,他离开与家人团聚的饭桌,告别与亲人难得的团聚,随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疫医院,立即开始了将近两个月的医疗救治工作。和他一起的,还有许多个和他一样,舍弃和家人共聚天伦的机会,奔赴前线逆向而行的平凡的医护工作者。在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59岁——好一群不凡的战士。

武汉加油

作为援鄂医疗队的联络人,胡浩医生直面了队伍抵达武汉初期最不同寻常的日日夜夜。他向同学们分享了前线医护、后方保障的真实故事。其中,最令我们动容的是他们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和团结一心的家国情怀。他们的团队第一天到达武汉已经是晚上了,当天广州气温30℃,而武汉只有-5℃。到达住处,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酒店不能开供暖系统。每位医护人员只有一床单薄的毛巾被,他们只能瑟瑟发抖一夜无眠艰难地度过了第一个晚上,但是没有任何一人退缩。保暖问题不解决,援鄂队伍就无法保证战斗力,更无法应对高强度的医护工作——这是抵达武汉后胡浩医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他打遍了所有能打的电话,竭力筹集暖器设备。在他彷徨无助之际,终于联络到热心市民,最终解决了医疗队的燃眉之急。胡浩医生说:“这时候我好像看到了一束光,一束希望。”当天晚上,他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加暖器,都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从各地快速筹集而来的;多亏了广大民众的热心,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筹集。这体现的就是人民性,以及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

胡浩医生还带我们直观地了解了医疗救治工作。例如,医院的呼吸机不足,他们想办法通过更新氧疗方式,满足更多重症患者的吸氧需求。新冠患者的营养补充很重要,如何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输送足够的营养?他们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对病人进行评估,对病情不同的病人用五阶梯方法实施营养治疗。医护人员除了实施医学救治,还要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和心理干预,给予人文关怀,从身心带给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尽力把生的希望带给更多的患者。

同时经历过非典和新冠救治的胡医生还对这两次疫情做了对比。年中国处理新冠疫情迅速有效,打了漂亮一仗,装备、硬件、检测以及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医院平地而起,三个月内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复工复产有力推进,孩子们“停课不停学”……这无一不彰显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制度优势,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国力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为身在中国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而自豪。

年抗击非典

年抗击新冠

胡医生娓娓道来,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犹如被带到了抗疫前线,亲眼看到一车车物资驰援湖北,亲眼看到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科学救治,亲眼看到一群群身穿防护服的战士互相配合战胜困难,亲眼看到病人们康复后喜悦的笑容、和亲人团聚时的动情……我们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体验。在讲座最后的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胡浩医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展示了初一同学们对疫情的审辨思考以及对社会民生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