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通知(简称《管理规范》),明确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要求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和发现,规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等15条管理规范。那么,无症状感染者有多少人?传染性有多强?又该如何防控呢?
发现无症状感染者,2小时内报告!
《管理规范》明确,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一是经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并重申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着传播风险。《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现、报告和管理。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医学观察14天,满14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管理规范》还提出强化信息公开,国务院卫生健康行*部门每天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各省(区、市)公布本行*区域的情况,本土传播和境外输入情况分别统计报告。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众说纷纭
在新冠疫情的暴发期,无症状感染者并非防控重点人群,中国并未公布相关数据。直至3月31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关于新型冠状病*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问》(简称《防控工作答问》)中披露,截至年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例,其中境外输入例。此后,中国开始每天披露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据国家卫健委